返回首页

用脚步丈量荆楚大地、用专业寻找矿藏——记湖北省地质局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的地质青年们

有这么一块热土,35亿年海陆沧桑,恢弘壮阔地质演变,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培养造就了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为新中国地质事业作出不朽功勋的科学家。

在这里,有这样两支队伍,湖北省地质局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70年来砥砺奋进,先后探明铜绿山铜铁矿、宜昌磷矿、蛇屋山金矿、大冶铁矿等大中型矿床600余个,为祖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队伍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建功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扛起弘扬“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大旗,坚持用脚步丈量荆楚大地、用专业寻找矿藏的初心使命从未改变。

“地质是工业的尖兵,地质工作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尖兵,我们所从事的是光荣而豪迈的事业!”9月8日,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从中南局下属中南地质调查院会议室中传来, 讲话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他是84岁高龄的中南局原总工程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王永基。围簇在他周围的6名青年,是湖北省地质局青年干部人才培训班的学员,他们来到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开展跟班实践交流学习。

王永基与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在鄂东地区找矿工作的经验与认识,讲述了自己61年来扎根地质工作,将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地质找矿事业的故事。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真挚的感情,令学员们深受触动。“老一辈地质人其实就是伟大地质精神的缩影,从一开始选择地质,他们就立志找矿报国。再高的山,高不过鞋底 ;再深的谷,深不过足迹。纵使行业艰苦常驻旷野,他们也不曾背弃自己曾经许下的誓言,为我们青年地质人树立了这个行业的标杆。”跟班学员、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青年干部王镝说道。

王永基与青年学员分享地质人生感悟

丰山铜矿是位于湖北阳新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经过50余年的开采,累计已生产矿山铜约20余万吨,可谓“硕果累累”。随着工业需求的逐渐扩大,如何突破原有的成果认识,在矿区深部(-1200米以浅)找到可接替利用的铜矿资源,是摆在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在这里,一个全部由“80后”“90后”组成的中南地质调查院技术小组,正紧罗密布地开展深部找矿科技攻关。湖北省地质局跟班学员与他们一起,在地质图前交流探讨,寻找着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在岩心库房认真观察,生怕错过了某些关键的地质信息。矿山里条件虽然艰苦,但地质青年们却依然乐此不疲,总觉得多看一眼多交流几句,找到铜矿的希望就大一些。

地质青年在交流探讨

地质青年在认真观察含磁铁矿岩心

为期三周的跟班实践学习,6名跟班学员走遍了大冶铁矿、金山店铁矿、张海金铜矿等数十个矿区,进深山、下矿洞,他们向地质老前辈虚心学习,汲取他们朴素的地质情怀,与地质青年深入交流,分享工作中的感悟体会,一次次“青年脑洞”的思想碰撞,带来的是地质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承。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地质青年,既要把老一辈地质人甘于奉献的精神记在心头,更要把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扛在肩头,大力弘扬‘李四光’精神,矢志不渝追求地质事业。”跟班学员、湖北省地质调查院青年干部石先滨说。

中南地质调查院金山店铁矿项目组“00后”青年王志鹏说,“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希望,永葆地质初心、坚定发展信心、立志报国决心,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中南地质调查院院长高宝龙说道,“地质工作者常年跋山涉水,野外作业,以大山丛林为友,鸟兽蛇虫为伴。现在国家强大了富裕了,我们的地质野外工作条件也有所改善,要想成为有作为的新时代地质青年,就应学会放弃一些舒适安逸的东西,要不怕吃苦,不怕挫折,不怕困难。”

湖北省地质局组织人事处处长刘永生表示,“此次选派优秀青年干部人才前往省内12家省直厅局、中央在汉单位跟班学习,既是学习先进经验,也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精神,认同地质文化,让更多的人关心地质事业、支持地质事业、参与地质事业,携手推进湖北地质事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16 09:06
来源:国资委网站
浏览量:0
首页    媒体关注    用脚步丈量荆楚大地、用专业寻找矿藏——记湖北省地质局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的地质青年们